從中國電氣百強看行業發展
從中國電氣百強看行業發展
11月12日,2009年中國電氣工業100強揭曉。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以154.1億元的營業收入繼續名列榜首,同比增長了32.2%。
本屆百強的前十位企業和上一屆一樣,均是清一色的本土品牌企業。保定天威、許繼集團、大全集團、湘潭電機、平高集團、正泰電器、江蘇華鵬變壓器、特變電工沈變、青島變壓器分列**至第十位。}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去年以年營業收入32.61億元名列第九的上海浦東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業績大幅跳水,僅11.23億元,排名一下滑落到67位。
今年公布的是經濟危機*為嚴重的2009年數據,它反映本土品牌的企業市場份額增加,增長速度下降,利潤率下滑。
主辦方電氣時代雜志社提供的信息顯示,從100強企業產品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情況看,入圍的63家本土品牌企業在中國電氣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銷售收入占百強總收入的74%,比上年的72.2%多出1.8個百分點。利潤總計占57.8%,比上年的59.7%少1.9個百分點。
本土品牌企業營業收入總計實現1952.6億元,增長僅10.52%,比上屆25.32%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利潤150億元,增長23.71%,比上屆35.66%的增長速度下降12個百分點。
入圍百強的門檻逐年提高,今年第100名企業的營業收入已達6.91億元,遠高于上一年的5.55億元。
外資品牌企業營業收入實現559億元,增長5.50%,比上屆15.08%的增長速度下滑了10個百分點。
外資品牌企業入圍百強的數量同比減少2個,這個非常重要的信號說明其市場競爭力遭遇本土品牌企業的嚴重挑戰。
在中國電氣市場地位僅次于ABB的西門子集團這次僅有7家入圍百強,落選企業有3家,分別是上海西門子高壓開關有限公司、西門子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MWB互感器有限公司。西門子*新發布的2010財年年報顯示,在其總營業收入比2009財年略有下降的情況下,“亞洲和澳洲地區總體增長10%。新興國家發展勢頭尤其強勁?!钡袊臓I業收入增長僅為12%,遠低于印度和巴西17%和32%的增長速度,看來西門子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有今不如昔之感。
ABB集團落榜者是上海ABB變壓器公司,這家企業以生產干式變壓器著稱,在競爭*為激烈的配電變壓器領域浮沉。不過ABB仍然有10家企業再次進入百強,依然是入圍百強*多的企業集團。這10家企業營業收入高達182.2億元,再加上其百強之外的20家企業,其中國市場老大地位猶存。ABB全球今年第三季度的訂單增長了13%,除電力產品業務外,幾乎所有的業務部門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國市場份額占13%左右,已連續四年高居其全球市場**位。
施耐德電氣也有一家落選,去年上榜的施耐德(北京)中壓公司今年不見蹤影。但有意思的是該集團的4家上榜企業的營業收入居然比去年5家企業增長了約7%。這家跨國集團2009年全球營業收入下降14.1%,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占21%,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已急速上升到25%,亞太地區的營業收入“顯著增長24%”。而世界其它地區銷售額同比只增長8%,可見其全球**大市場的中國對集團增長的貢獻之巨大。
表面上看,外資品牌企業進入百強的數量開始減少,其市場份額出現下降趨勢,但其盈利能力卻逆市而上。這次入榜的37家企業利潤實現109億元,增長19.31%,高于上屆增長速度16.90%的2.4個百分點。
以西門子為例,其2010財年營業收入下降,但利潤卻創歷史新高,公司凈收益上升63%,達到41億歐元。
在中國電氣優異業務領域,跨國公司的市場表現相當出眾,如ABB自動化業務今年的增長率就達20%以上,施耐德的工業控制業務增長也遠好于去年。這次百強企業名稱中有“自動化”、“電氣傳動”、“工業控制”等字眼的外資企業幾乎都有良好的市場表現,雖然近年來本土品牌企業在強力向中優異市場進軍,但其競爭力在此領域存在較大的差距。
“我們既看重市場份額,但也不是惟市場份額論。我們要比誰在這一市場里吃得久,吃得香?!币晃煌赓Y企業人士的一席話似乎也得到了驗證:入圍的37家外資品牌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9.50%,遠遠高出本土品牌企業的7.68%。
本土品牌企業由于研發能力貧弱、管理行為粗放、品牌形象低端,單靠價格戰搏訂單,其持續發展前景堪憂。
像變壓器行業中的某本土品牌企業為了擠進國網、南網供貨商序列,賠上1000多萬元也要擠掉競爭對手這樣“雷人”的故事,在絕大多數外資企業眼里是不可思議的。